後灣,許我一個美麗的未來 -------- 陸蟹與京城開發之爭
文/李明容、黃奕涵、蔡雅如
採訪/李明容、黃奕涵、蔡雅如、黃昱傑、孫于湉
![]() |
阿吞 MIT工作室繪製 |
2007年某次屏東車城鄉後灣村焚燒整地計畫,在這個原本恬靜閑適的小漁村,燒出了一連串環境保育和經濟發展的論爭。
數十年前美麗的後灣村空照圖。現在的後灣依舊美麗, 但京城建設開發案會為純樸而寧靜的濃漁村帶來什麼變化? 建設之預定地在右下角臨沙灘之綠地。 翻拍/黃昱傑,原圖可見於後灣村村長辦公室。 |
一把火燒出的爭議
2007年,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生館)後方、鄰近後灣村的一片私有地進行整地焚林工程期間,經當地環保團體勘查整地後的環境,赫然發現,在當地生態上占據重要地位的陸蟹大量死亡,隨即要求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墾管處)委託相關單位調查當地的陸蟹生態。該處進行整地的原因是京城集團為了因應即將進駐的京棧飯店開發案。環保團體認為此地是違法動土,然而業者認為只是於私有地進行整地,並無不法,雙方各執一詞,各說各話。
該事發所在地,在「五年國家公園通盤檢討」中被規劃為遊憩區一(註一),依此定義,飯店業者當初來此開發確屬合法。墾管處宣稱認定當時並未發現此處為陸蟹棲地,在焚燒後發現陸蟹,經環保團體施壓,環境評估變成有條件通過,規定業者「不得更改水文」,並須規劃生態保育區,「生物(以洞穴計算)如減少一半即停工」,業者也信誓旦旦以保護陸蟹為前提進行開發。細部計畫幾經調整,目前能開發的範圍,依建蔽率(註二)規範,建地只能為購地的三分之一,房間數從百間以上限縮到百間左右。但環保團體仍對能落實的保育成效充滿疑慮。
哺育海岸線的陸蟹媽媽
著眼於陸蟹在海岸生態鏈中的重要性,環保團體擔心若是陸蟹消失殆盡,將導致不可逆的生態浩劫。關於陸蟹在生態上扮演的角色,世界級陸蟹專家劉烘昌教授表示有:(一)使濕地生態生產力大為提高:由於陸蟹食用的是陸上的枯枝枯葉、種子小苗及其他小生物的肉類,消化吸收成為更小顆粒後,加快生態鏈內養分的轉化與循環,使整體濕地生產力大為提高;(二)哺育海岸線:陸蟹每年抱蛋下海產卵的數量以上千上萬計,是哺育海岸線重要的營養來源,在著名陸蟹勝地聖誕島,陸蟹下海產卵誘使魚群和鯨鯊迴游;(三)決定濕地林相:由於陸蟹食用種子,同時也決定了其棲息濕地的林相,如果陸蟹消失,意味著生態林相將轉變,連帶影響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與面貌。
圓形圓軸蟹在海邊釋放幼蟲。 圖片提供/ 劉烘昌 |
對此,京城集團發言人周敬恆經理於受訪時表示,飯店願盡最大努力保育陸蟹,並且希望能讓陸蟹保育成為飯店之特色與觀光賣點。然而,環保團體對於業者的保育政策──預計將目前水泥地復原成濕地以保育陸蟹,採取懷疑的態度,對於停工標準之陸蟹洞穴孔數業者採最低值,認為誠意不夠,此外也提出「在原本棲地保育(原地保育),比人工規畫的保育地(異地保育),要來的恰當」的主張。事實上,當記者詢問飯店業者對生態保育投注多少研究與資金時,也獲得其「無法告知」之回應。
關於這些爭議,墾管處則認為,由於在發現陸蟹之前,飯店業者就已經提出計畫案進行審議,投入了人力和經費進行規劃,今若不許可開發行為,將有違反信賴保護原則(註三)之疑慮,所以基本上還是認為要贊成飯店開發。不過此說法馬上遭到環保團體質疑其忽視《國家公園法》的三大原則之首──「保育」之職責,是在護航投資者進行大規模開發。但墾管處自認在生態保育方面不遺餘力,除了重視陸蟹生態保育,推展生態觀光之外,也在當地推廣生態農業。
後灣恐是世界最大之兇狠圓軸蟹棲地
爆發此爭議事件後,墾管處在環保團體抗議之下,委託靜宜大學世界級陸蟹專家劉烘昌博士調查當地的陸蟹生態。劉烘昌博士在研究時僅就「在陸地上活動的蟹類」作陸蟹範圍界定,儘管此認定窄化實情,仍顯示出後灣擁有非常豐富的陸蟹資源,多樣性高達六科19種之多,居世界第三,比著名世界級陸蟹勝地澳洲的聖誕島更高。在洞穴數量每平方公尺高達十個,推估共有六千多到兩萬個洞穴。就種類而言,後灣雖非墾丁國家公園內最大的陸蟹保育地,但劉烘昌老師表示「雖然沒有嚴格統計數據,但根據我跑遍世界陸蟹棲地的經驗,未曾見過如此大以及完整的兇狠圓軸蟹棲地」,這除了是「台灣第一」之外,一樣有兇狠圓軸蟹之棲地如東南亞,也大都未保留如此完整之棲地。兇狠圓軸蟹需要的半淡鹹水、紅樹林、高地下水位、離海近,以及無公路阻斷等安全下海環境,後灣條件一一俱全,比起目前屬於陸蟹保育棲地香蕉灣等地,更是得天獨厚難得的環境。
為了守護陸蟹的生態價值,NGO團體提出三種不需開發濕地的替代方案:(一)請政府按原價將地買回作為保育之投資;(二)請飯店業者與當地居民簽約,改以當地居民之民居建築為遊客住房空間,進行整體鄉村之觀光規劃經營;(三)緊鄰濕地旁為海生館已水泥地化之停車場空間,請國家公園買此地並「以地易地」讓飯店仍可在此已開發之停車場空間開發,能避免破壞濕地。但均未獲採納。
陸蟹一斤三百元與飯店開發之想像
「陸蟹對於居民的經濟價值,就是一斤三百元啦!」村長楊義豐說道。當地人雖然從小就知道陸蟹的存在,但由於陸蟹的生活習性是只有在夜晚出沒下海產卵,因此村民們過去對於陸蟹並不熟悉,更遑論知道陸蟹在生態上的重要性!根據當地環保人士楊美雲女士指出,在早期,雖然居民會捕陸蟹為食,但也只是偶爾為之,僅維持溫飽上的需要,相較於今日可能面臨的大規模破壞,不可同日而語。
由於陸蟹是靠腐植質等不潔物為食,當地居民並不喜食用,而且以「吃屎蟹」稱之。村長指出,在新街地區,陸蟹的鑽洞習性也曾破壞當地的養殖魚塭,導致池水流出,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村民對於飯店開發持有贊成與反對兩方意見。在活絡當地經濟發展,以解決青年人口外移問題的考量上,居民歡迎飯店進駐,將人潮帶入後灣村。他們希望後灣能如墾丁大街般繁榮。然而詳細條件仍未和京城集團談妥,村長希望能與飯店白紙黑字簽下合約,期待與飯店合作民宿、咖啡館、在地生態導覽以達成後灣整體規劃和商機分享。不過,就採訪團隊訪問京城建設的發言人周經理時,他表示可以承諾提供飯店內編制的百分之一工作機會給當地人,但無法保證是何種職位,至於其他商機,身為飯店業者不會答應自己所無法做到的事。
有些居民則認為,由於先前設立海生館時也曾開出許多誘人的條件,但館方最後並沒有履行諾言,有鑑於此先例,他們不再相信財團。有居民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或習慣悠閒的漁村生活,而無法適應商業經營模式和按表操課的工作,商機和工作機會只會被外來的投資者搶走。事實上,駐墾丁經商者多為外地人,聘用的也是外地人。後灣近來新開設婚紗店、民宿,也以外地人進駐為主。居民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返鄉住居的楊先生,更掛心飯店業者過度觀光帶來的垃圾、交通問題,飯店排放的廢水對海岸生態的傷害。
居民不是不在意環境,但是劃入國家公園以來,國家讓居民多對國家生態保育之建設反感。譬如:基於環境保育對居民原有的農耕捕撈房舍翻修設下規定,使居民生活與謀生方式受到很多限制;經濟部水利署河川局曾基於淹水防洪的安全顧慮,實施海岸生態工法,將原本優美的半月形天然岬灣變成消波灘岸,堆滿令居民無奈的「肉粽角」(消波塊),但因其工法失當,不僅未達防洪之效果,反讓海水從此將海岸之沙帶走,最後為了固沙只好再舖上礫石遍地,如今潮間帶小了,石上生苔,海灘變得難以行走又難看。最後,海生館建設影響陸蟹的存活,當地幾起水泥工程陸續又截斷地下水源,致使濕地乾裂,居民看了無奈,更對政府與以環境保護為名的各種說法質疑。 居民長期僅能被動配合國家公園之發展、生態保育之知識掌握在國家手上,更讓居民從無動機與機會深入認識保育環境與生態。
後灣美麗的優勢,因為輕忽,已不斷流失。村民相當無奈。墾管處從未認真思考農村之永續發展,稀少的就業機會讓青壯人口外流,現在整村都是老人跟小孩,隔代教養習以為常。也難怪年老的居民們對飯店可以帶來繁榮抱以期望,無非是把握每一個讓青年可以回鄉就業的可能性。
兇狠圓軸母蟹要下海產卵。 圖片提供/楊美雲 |
兇狠圓軸母蟹抱蛋。 圖片提供/楊美雲 |
另一種可能性?農村旅遊
「居民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優勢!」因墾丁春吶活動而愛上此地的中山社會所研究生劉貞麟如此說道。後灣除了傳統開發之外,其實還有其他可能性。站在反對飯店開發立場的人士認為,飯店業者挾帶強勢資源介入的開發,倘若未尊重當地原有的生活方式,破壞當地的生態體系,反而消滅發展另類生態旅遊的條件。
其實,後灣這樣一個人口老化但鄉村樣貌保存完整的地方,很適合發展結合純樸生態環境與不過度開發的農村旅遊。對生態農村有研究的邱郁文老師表示,馬祖的做法是以當地民居住宅作為遊客的居住空間,並讓在地耆老成為最好的說古與鄉村生活解說員,依此成功經驗,他認為在限量而不過度觀光的管制之下,後灣可以讓遊客參與漁村操作,如發展「牽罟」抓魚、讓遊客從事海岸體驗與保育、看海岸槽池的日光曬鹽、從事植物染以及體驗恆春古民謠,以及陸蟹的參觀。目前屏東縣車城鄉後灣人文暨生態自然保育協會,已開始推動村民從事生態旅遊培訓、社區天然海鹽的開發與說故事、海鹽繪本的撰寫和社區兒童教育,若地方政府能支持,並且能有更多與在地居民的溝通、合作,此計畫將有創造後灣居民與陸蟹共同生活的可能性,也使居民對生活方式擁有自信並獲得生機。
棲地仍持續遭破壞
走訪村內,村民對經濟民生的想像其實仍多偏傳統的開發案。國家公園長期管理此地,掌握知識、教育與規劃權,使居民僅能相對被動的配合相關保育政策與在地規劃,導致村民對保育的知識與想像仍停留在跟經濟衝突的模式,難有開發與保育能共存的想像力。Chico Whitaker(見本報「新世界另一種可能性—世界社會論壇」一文)演講中也說過,現代資本主義系統(註四)讓人能夠選擇與想像的並不多,能否有傳統繁榮消費模式以外的「好生活想像」,實有待更多人努力。如同永續經濟學家E. F. Schumacher所言,現代人忘記自然資源其實是寶貴且不可復原之資本(Capital),我們愛護賴以維生的資本,時時惦念自然與生態資源才是我們賴以維生的最終根本。
最後,訪問團隊於十月底再次走訪濕地時,發現水源疑遭攔阻破壞,流經沙灘的水源出海口被蓄意填高的大量砂石阻塞。為何有此破壞?後灣的未來又如何?實在考驗著每一相關決策的智慧與能耐。
Box: <註一>遊憩區:分為青年活動中心用地和旅館用地,配合旅遊需求、遊憩系統與地理環境而劃設。(資料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墾丁國家公園計畫各種分區、用地別容許使用項目表) <註二>建蔽率:建築基地上,建物的最大投影面積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值。因此容積率管制屬立體管制,而建蔽率則屬平面管制。建築基地扣除最高建蔽率上限後所餘空地則稱為「法定空地」。(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註三>信賴保護原則:乃在保護人民對於國家正當合理的信賴,人民因信賴特定行政行為所形成之法秩序,而安排其生活或處置其財產時,不能因為嗣後行政行為之變更而影響人民之既得權益,使其遭受不可預見之損害。行政程序法第八條規定:「行政行為,應以誠實信用之方法為之,並應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 525 號) <註四>資本主義系統:在此根據Chico Whitaker所言之資本主義系統,是一個鼓勵廠商利潤最大化,因而不斷擴大生產,又不斷用廣告大量刺激消費之系統。此系統,因盲目鼓勵不斷生產、不斷消費,對環境破壞甚鉅。 |
受訪者:
屏東環境聯盟 洪輝祥 理事長
屏東環境聯盟 洪輝祥 理事長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馬協群 課長
後灣村村長 楊義豐 村長
安佳春民宿業者 楊美雲 女士
高雄京城集團服務室經理兼代理發言者 周敬恆 經理
中山大學社會所研究生 劉貞麟
後灣村民 楊先生a
楊先生b
青年(匿名)
溫女士
羅女士
Apple小姐
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劉烘昌助理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 邱郁文助理教授
文中提到海生館的建設影響陸蟹 請問可否提出具體事實或是學者專家的查報告嗎?
回覆刪除小蝦你好:
回覆刪除謝謝你看我們的文章。
這是當地居民的說法,我們有錄音存證,但錄音檔不便外流,如果想瞭解可以接去問當地居民。如果需要具體人名,我們可能必須先要詢問當事者願不願意將姓名提供給您。另外,劉烘昌老師也曾說過當地濕地在開發後有試圖復育濕地,但復育失敗,可以作為海生管破壞當地生態的證據之一。
版主您好~
回覆刪除我可以增加這個連結到我的Peopo嗎?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01132
歡迎!!
刪除註明出處即可。
關於京棧開發'環評爭議與生態保育,今天有一則新的報導
回覆刪除〈京棧再提環差 預定地環境佳梅花鹿早入住〉
http://e-info.org.tw/node/9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