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社會夢想家 長期系列專題採訪》設計系大學生:陳以箴 社運不是反叛,是跳脫單一的思考


設計系大學生:陳以箴  社運不是反叛,是跳脫單一的思考


採訪/劉宴如、黃立恆、李明容  撰文/黃立恆、李明容

集個性與想法於一身的陳以箴同學




陳以箴,今年21歲,高雄人,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三年級學生,曾在系上組織讀書,目前也擔任校內異議性社團以及校外兩岸交流營隊的負責人。以箴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擁有更多元的社會經驗,關注社會議題,使得不同背景的人能夠互相尊重。
以箴從小就是資優生,但回顧高中以前生涯,她覺得校園生活其實相對封閉。不僅娛樂性社團壓倒關注校外事務的社團,學生本身也缺乏關心社會事件的意願。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人很容易習慣單一的思考模式,並且以為那就是唯一的真理。
她說,她真的「開天眼」是高一時期參與人文社會科學營後在高二替下一屆籌辦行前會而受到的衝擊。與北部學生接觸是一大轉機,為了跟行之有年的台北人社營行前會吸取經驗,她認識了一些同齡在台北的高中生。「我看到了一些人活躍地參與各種活動:在校內做學運史的回顧、寫電影影評,很有自己思考。」有些甚至家庭環境甚至不如她,卻這麼有行動力和主張,讓她衝擊相當大。她認為相對地,南部學生很少從事這些活動。
第二個轉捩點,是透過行動見識到自己的能動性。以高中生身份自行籌辦人社營行前會活動,獨立找講師、找地點等等,他意識到自己可以做一些事。而高三時野草莓運動蔓燒到高雄。原本覺得「一群人在搗蛋」的她,經歷「怎麼會有人願意坐在那邊」的困惑,進而搜尋相關資料與論述,理解「集遊法」議題事關重大。於是透過部落格上整理、抒寫資訊,將野草莓完整介紹給同學。她理解自己能在私領域do something、發揮作用。
因此,上大學之後,以箴開始關注社會議題,並參與社會運動。儘管被家人不斷威脅她太過高調會被國民黨特務釘上,她仍堅持這種理念。
「現在太多狗屁倒灶的事情在發生。很多人對很多事情都不分辨。即使發生莫名其妙的事情,社會多數人仍覺得與自己無關,不關心。」以箴說道。「現在很多都人都鼓勵個人追求自身才華和夢想,卻把人參與社會運動視為游手好閒。但我們是試圖讓社會質變!」
他認為作為社運地點,南部相對保守,社運資源也缺乏。她常常羨慕台北的學生社運資源與消息充沛。而一樣是校慶抗議活動,台大抗議紹興南街徵收與成大抗議法人化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首先學生方面,很少思想性社團的成大,學生被批評主要是外界指責抗議手段本身的「破壞秩序、製造髒亂、不尊重師長」等等,但台大學生卻是針對抗議議題「紹興南街是否符合居住正義狀況」表示贊成或反對。再來,媒體關注甚為懸殊,台大抗議紹興南街徵收,主流媒體高度注目,但成大連新聞稿都是自己寫的。以箴覺得此是恐跟媒體多在北部有關。像選舉前辦的「返鄉投票的號召活動」,也得千里迢迢北上,才能稍微引起媒體注意。[1]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喚醒社會大眾對一些議題的關注。」她說她會持續關注這些社會議題並從事社會運動,因為:「我無法裝作看不見。」




[1]  
今年的總統大選以箴結合自己的專業,和夥伴們製作了以返鄉投票為主題的短片,幾天內便有超過十萬人次點閱。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