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行南隨筆


行南隨筆  Preface
     
  2012年末,行南發行第五期至今,期刊之間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在台灣聽見好多聲音。

  校園之間串連起一股力量,不分南北,社會議題便是其中穿針引線的動力。青年的能量不斷壯大,每個人都在經歷一場自我觀念的顛覆,試圖擺脫從小到大被強制灌輸的「對錯」、「禮貌」與「責任」,期望撕開身上那層「主流價值」的糖衣,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社會參與,渴望找出屬於台灣土地上真實的聲音。

  而台灣,從去年十一月「反媒體壟斷」的運動開始,一連串的議題、訴求接繼傾瀉而出,「反媒體壟斷」像是替流水鑿了個出口,讓那些被遺忘或甚至不曾被看見的不公不義,得以有望被轉型。而隨著「反媒體壟斷」的聲浪,潮汐之中也帶出了「中國因素」一詞,讓我們不只看到台灣的草根公民權益,也將觀點擴展到了海外,其中便以同受「中國因素」影響的香港最為惺惺相惜。但何謂「中國」?「中國因素」又是什麼?究竟以哪些型式影響著台灣?在不同階層、不同領域生活的人眼中看來,又是呈現怎樣的百態?暨「南北議題」、「總統我有話要說」的徵稿活動,第六期行南希望讓您來談談您眼中的「中國」。

  在本期的刊物中,除了關心校園、性別等新聞議題,也將領域擴展至電影影像對社區的影響,專題「從毀滅到重生『金煙囪』的影像行動」便以儼然被工業區淹沒的高雄大林蒲社區為例,呈現出影像與社區之間的微妙連結;另一篇專題「看不見的香港:從樓上書店談起」也是行南首次將議題視野拉出台灣,帶您看到香港除了觀光、購物以外的樣貌。

  文字的力量是我們一直想要鞏固的理想,讓流通在不同階級間的文化得以被看見、聽見並予以了解。行南感謝您的關心,也感謝許多關心公共事務的熱心夥伴共襄盛舉,讓我們透過閱讀、書寫、採訪、對談共同打造一個心目中理想的公民社會。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