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行南專欄》南部人的相對剝奪感與台北人的中心主義

文/李晏甄

台南地景。王嘉能,攝於二寮,2010。


        「想不到南部也這麼進步!」網路上一名剛從台中旅遊回來的台北人,興奮地在部落格發表旅遊文,卻引來一陣公幹,並引起了雙方的唇槍舌戰。站在南部的這方,批評著發文者的自大與無知,不僅對於南部的地理定義有問題,而且對於南部存在著深刻的偏見;發文者這方,則無辜地表示,他並無惡意,反問南部人為何對台北人老是充滿敵意?

        近年來,網路上的爭論屢見不鮮,有人不明白為什麼南部人如此痛恨台北?為什麼天龍人的一句無心之言,會引起如此大的反感?也有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台北人對於南部的印象依然停留在三、四十年前的鄉村印象?甚至為何有些台北人對於紐約、東京、倫敦這些國際大城市的熟悉程度,遠勝於台灣中南部?

        事實上,南部人,或更精準地說,非台北人對於台北(人)的不滿是情有可原的。

        自日治時期以來,台灣各方面的資源就不斷湧向台北,不管政治、教育、文化、經濟資源都一面倒向台北集中,一百多年來累積下來,如今已讓台北成為一座國際大都市,造成「什麼好康的」都在台北的局面,台北不僅是台灣的政治中心,也是經濟、文化、教育重心,若想要取用這些資源,就得到台北。

        1980年代的產業結構的變遷,又使得台灣的經濟重心,全面往北部傾斜。根據學者的研究,在1980年代前,台灣的都市體系大致呈現南北兩大都市系統,北以台北都會區為主,南則以高雄都會區為中心(陳東升、周素卿 2006),人口的遷徙及勞工流動呈現南北分流的型態。但是1980年代之後,隨著台灣新興工業及服務多集中在北部地區(如竹科與台北市),北部區域優勢逐漸確立,南部區域發展的停滯,勞力遷徙漸轉為往北部單向集中(林季平 2005)。

        由於工作機會集中在北部,因此台灣各地的許多勞工都必須在北部就業,如此一來便產生了一群必須遷移的人與一群不需遷移的人,住在北部的人(尤其是台北)比較不需要遷移,即便需要遷移,遷移成本相對而言較低,但越遠離北部者,遷移至北部的成本越大。遷移者為了遷移所付出的成本,例如離開家鄉、租屋、週末以及重大節日返鄉的塞車,都可能使其產生強烈的相對剝奪感。

        除此之外,人群往北部集中所造成的結構性矛盾,更會加深這種相對剝奪感。台灣區域發展重心往北部單向傾斜,不僅使得許多人在無從選擇的情況下到北部就業、就學,也使得台北都會區的生活大不易,由於人口眾多,房屋需求量大,台北都會區的房價始終高居不下,而物價水平也是全台之冠,這使得這些被迫到北部就業的人陷入了深刻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們如果選擇回到中南部工作,將面臨就業機會不多、低薪、發展機會受限的處境,但在台北都會區就業,又面臨龐大的生活負擔。

        同樣地,學術資源集中在台北的情況,也使得不同區域的學生有著截然不同的處境。一方面,由於各項資源集中於台北,使得台北地區的學生認為留在台北的效益會比較大,包括資源的取得、因不必在外住宿節省下來的生活費,所以即便他考上了南部的國立大學,他還是寧願選擇台北的私立大學。而對中南部的學生來說,台北所擁有的這些資源,正是他們北上就學的誘因,「到台北這個中心看看」,依然是非常普遍的想法,加上排名前幾名的國立名校都在北部,所以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台北學生較不願南下唸大學,中南部學生卻往北部跑」。

        資源的傾斜,使得中南部的勞工或是學生,無論是為了就業或就學而北上,都付出了比他們的台北同儕更多的代價,無形中產生了強烈的相對剝奪感。所以不爽台北的心情並非只是一時情緒衝動的嘴炮,而是根著於現實生活的感受。

        當這種相對剝奪感遇上台北人指控南部「落後」,戰爭就會爆發。因為對非中心地區的來說,台北今日所擁有的繁華與進步,其實是建立在剝奪其他縣市的資源,台北佔盡好處而不自覺,台北所擁有的「文明」及其他縣市的相對「落後」,正是公共資源分配不均的結果。但是許多台北人,卻未意識到種結構性的不平等,對於其他縣市缺乏同情與理解,只是武斷地批評它們現代化不足、公共建設低落。

        面對這種情況,同情南部者往往將之歸因為台北人的傲慢與自我中心主義所致。不過台北人真的天生比較機車嗎?

        筆者認為這主要還是因為資源集中在台北所產生的效應。資源集中於台北,造成了台北地區以外的民眾比較必須因為就學、就業而北上,在遷移的過程中,使他們有機會去認識台灣不同的地區,至少對於台北的認識不至於太偏頗;同時由於媒體集中在台北,所以與台北有關的人事物、地名等等在媒體的曝光率都比較高,因此台灣各地的民眾對於台北多少都有些認識;但台北地區的人,相對而言比較不需要遷移,許多台北人只要待在大台北地區,就可以滿足從小到大的就學、就業需求,無須到其他縣市發展,因此台北人可能沒有機會認識台灣其他地區,比較容易用刻板印象去想像台北以外的地區。

        除此之外,再搭配上「中心主義」的意識型態,更使得居住於中心的人比較沒有動力去了解其他地方。所謂的中心主義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不一定附著在具有某些身分的人身上,並不是台北人就有台北中心主義,非台北人就不會有台北中心主義。「中心」往的概念往依據人們對於不同地區的進步、繁華認知而定,這種認知可能來自於客觀的社會經濟條件,也可能來自人們的刻板印象,不同尺度所指涉的中心往往不同,在一個小鄉村裡,所謂的中心可能就是鄉村中的市區;在大台南地區,中心就是台南市區;而在台灣,中心就在台北市。
苗栗火旁龍節慶現場。陳以箴,攝於苗栗市,2012。
        一般而言,人們都傾向於去認識更進步的地方,因此非中心地區的人總是向中心學習,而中心的人則不太會去認識與了解非中心地區,例如以台灣來說,非台北地區的人會去認識台北,位居台北的人,因為已經處於台灣中心,所以比較不會主動去認識台灣其他地方。

        當人們心裡存著台北中心主義時,就會認為其他地方都比台北落後;有該種想法的台北人因此不會去認識台灣其他地方,而傾向到更「先進」的國家朝聖,尤其是那些國際大城市,例如紐約、洛杉磯、倫敦、巴黎、東京;而對於存有這種中心主義的非台北人來說,他們會先到台北朝聖,因為台北比台灣其他地方進步,然後再前往他們所認知的「更大的中心」。這種行為跟具有台北中心主義的台北人並沒有什麼兩樣,每個人都是依據心中那張進步與落後的地圖,決定應該了解什麼與不需要了解什麼,不管是哪裡的人都有可能存在台北中心主義的思維模式。只不過位居台灣中心的台北人,他們的中心主義更容易被凸顯,加上台北做為台灣的中心,又與國家資源的配置息息相關,因此更容易引起反彈。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