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行南專欄》成長、養分、不解與劃界:台灣斷裂的南與北

文/ 林飛帆

澎湖至大員(台灣)之海圖,約翰.芬伯翁繪製(約1640年)


        台灣南與北的爭論不時上演,從PTT戰文到電視節目歧視南部人的言論,都挑動著南與北那看似明顯卻又隱晦的敏感神經。究竟這南北差異是從何而來?南與北的緊張又如何出現?再者,南與北究竟差在哪裡呢?本期《行南》以讀者投書方式廣邀各界對此議題作闡述,試圖釐清上述幾個問題,以李晏甄、林飛帆、林宏軒、謝孟育、潘信榮的五篇文章,分別從各面向替我們描繪了台灣斷裂的南與北。

        從這幾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台灣的南與北在資源上的差異是最顯而易見的,李晏甄認為這樣的差異有其政治經濟發展的歷史脈絡,從日治時期政經中心設於台北到1980年代前後重大的產業結構變遷,都將台灣的南北差距加大,進而促成了南部的相對剝奪感加重,北部的中心主義盛行。謝孟育則認為南北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使得青年學子們從小就處在資源不對等的情形下,也使得學生在視野、競爭力以及關注的事物上出現差異。林宏軒從藝文劇團、表演藝術的實際發展情況更解釋了南北資源不均的現象,他認為長期以來政府對藝文資源的投注都是北大與南,導致了劇團與觀眾都只能漸漸往北移動。

        而南北之間都市化程度以及資訊和資源的失衡下,潘信榮認為南北間的差異更存在於市民社會的樣貌,他以近來台北的大型都更和中部因都市重劃新型百貨公司設址開幕導致的影響其居民的反映來做論述,認為南北間市民社會發展的樣貌是截然不同的。或許潘信榮對於南北市民社會的描述可以在林飛帆對於當前南北學生運動差異的描繪得到延伸。他認為,當前南北學生運動的差異呈現在歷史延續與斷裂的程度上相當明顯,同時在政治表態的積極度上也有不同。

        總體而言,這幾篇文章分別從市民社會、心理層面、資源分配、歷史延續等幾個面向告訴我們南北差異的現象以及可能的成因。然而,在我們觀察到資源愈趨集中於北部與南部相對剝奪感的加重等現象的同時,我們仍然需要深究其背後的政治、經濟、歷史脈絡是從何而來?若我們同意南北之間的差異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資源分配的不均,那麼我們就必須追問,在歷史上,重大政治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背後是隱含著政府怎樣的統治思維?意即,是誰來分配資源?又是怎麼分配?或者,他們帶著什麼樣的價值與目標進行分配?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