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行南專題/你幫我我助他 屏東藝文「青」力量(上)

Returning home: the young are revitalizing Pingtung's culture (1/3)
撰文/洪育增、陳品君、陳沛羽

夏季午後,與髮廊、代書處、各式各樣小吃、商店比鄰而居的「老李生活藝術」,正進行一場由「漫南方」主辦的旅遊講座。屋內兩側牆壁懸掛「小陽。春日子」主人劉孟玲展出的攝影作品,10坪的展演空間坐滿近20位聽眾,螢幕上一張張精彩中國風情照有賴於投影器材的使用,這是由「一碗豆腐」年輕老闆李嘉洺支援,他是上一場旅遊講座的主講者。「老李」店主在忙完眾人點餐之後,悄聲地加入聽眾之中,兩人和大夥兒同樣被主持人與講者的趣味互動逗得哈哈大笑。
「老李生活藝術」、「漫南方」、「小陽。春日子」、「一碗豆腐」分屬空間、活動舉辦、展覽策劃、器材支援,一場活動,不同專長、性質的年輕人,即使在人力、錢財等物資匱乏的情況下,仍藉由各方資源分享、組織、集結,達成一場廿餘人參與的小型講座。類似這樣的沙龍、藝文活動,近一年來逐漸在屏東各地萌芽,一股不容小覷的民間力量,為屏東在地藝文推廣激起陣陣漣漪。
家鄉連11年人口負成長 他們願意回去
根據屏東縣政府主計處2012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屏東縣連續11年人口負成長,人口外流勢必對在地產業發展有所侷限。如何鞏固在地經濟,同時留住青年人才,提供年輕族群充足的就業機會與創業空間,也一直是地方上長久以來的課題。當官方的數據資料為人口動態帶來的負面訊息時,近一、兩年來,有群年輕人不約而同回到家鄉,他們在各種場合因緣際會結識進而互相合作,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下,使得外地人一談起屏東就想到墾丁而被忽視「屏東市區」,意外成為他們的實驗場域。
要活下去 就得待在大城市嗎?
出身於屏東六塊厝的大號文創公關公司執行長「阿鬨」簡瑞鴻認為,南北交通越來越方便以及近幾年來大環境經濟不景氣,是年輕人回鄉的主要原因。「大環境的改變使得到大城市發展不代表就是好的,這會是一個有趣的環境改變。『台北真的比較有機會嗎?一定要在台北才能做想做的事嗎?』、『當我真的要活下去時,一定要去大城市嗎?』」返鄉探尋的溫暖,可能是吃了大都市的閉門羹後的退路。對阿鬨而言,家鄉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從國高中美術班到大學視傳系,就算他目前已經在高雄獨資成立了兩家行銷和公關公司,最大的期待還是將經營公司的盈餘轉而投資在自己最在意的藝文產業。
2006年,阿鬨利用半年的時間在六塊厝老家第一次實行對藝文空間的實驗,引進獨立音樂、提供展演場地以及販售文創商品。雖然當時沒有打響知名度,但透過各式收入,卻也足以支撐一個小店面的所有花費。05年和06年的嘗試,帶給他莫大的鼓舞,進而在2009年和大號文創的同事合作,向政府爭取經營枋寮藝術村計畫。在那一年的實作經驗中,阿鬨發現將藝術帶進農村與在地生活,具有實踐的可能性。
「在台北的生活就像在黑色隧道循環一樣。」一場大病,讓歲月飾物創作者(以舊物進行飾物創作)「Gigo」簡之郃省思返鄉的可能。對Gigo而言,在北部的確可以吸取相當多的資訊,但要絞盡腦汁如何向外求得資源,將最新穎的元素融入創作當中。回到屏東生活後,回到屏東生活後,她發現自己的創作有「內尋」的現象:喜歡回歸生活的感覺、往內看自己到底有什麼,再進行其他創作。
回歸草根 藝文從生活開始
以影像記錄屏東街頭巷弄、常民生活並在臉書粉絲頁上發表的四人小組「漫南方」林科呈、林峻永、郭志暉、王永霖,原先預先構想是以「推廣藝文活動」為內容設定,但他們觀察轉貼藝文活動的文章較無法受到注目,因此將心力先擺在如何吸引人群。
他們選擇以在地人的共同記憶為內容素材:屏東的街景、小吃、人情,讓外地人對國境之南有初步認識,而在地人也可以從小事、小物、小地方,重新認識習以為常的屏東;他們試著「把無聊的東西變有趣」,選擇在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不同於一般公家機關所製作交通可及景點的觀光導覽地圖,林科呈說,想要實踐的是「讓別人看見,這幾個在屏東的年輕人可以怎麼過生活。」他們從不設限探訪點,可能只是「成員們下班後經過萬丹大橋看到美麗日落」、「藏身街頭裡的小雜貨店」這樣不刻意、渾然天成的影像,都是漫南方放在臉書平台上與其他人分享的素材。
有別於漫南方想先累積人群關注,經營「老李生活藝術」的「阿利」陳建利選擇另一條路。「為什麼不回來屏東?」退伍不久後阿利問了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當他還是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設計系學生時,就有經營藝術空間的想法,原本畢業後打算繼續待在臺南的他,一方面考量得就近照顧家人,另一方面發現臺南藝術空間數量不斷上升,因此思索回屏東發展的可能性。
「藝術的東西一定要那麼正式嗎?」之所以將店名取名為「老李」,阿利是想消弭藝術和人群的距離感,彷彿這裡真的住著一位鄰居「老李」,經過的人會因為招牌名稱備感親切而願意走進來,毫無拘束地欣賞一樓所陳列的藝術作品。阿利表示,1990年代德國柏林圍牆倒塌後,許多窮藝術家將廢棄圍牆作為替代空間進行藝術創作。一般藝術館基於水準考量,對新銳藝術家相對來說並不友善,因此替代空間成為新銳藝術家的展演及經驗累積的場域。德國的街角、早餐店或咖啡廳,處處充滿著人情味、藝術俯拾即是,而非連鎖商店的制式化;阿利希望「老李」的環境就是一個具有人情味的藝術空間,比起美術館、藝術館容易讓人親近,也讓新銳藝術家們有發揮的天地。
在人來人往、商家林立的林森路上,「老李」的位置正符合當初阿利對此ㄧ藝文展演空間的想像。「為什麼一定要在寧靜的小巷?我就是要在這裡和大家溝通。」阿利說。(攝影/陳品君)

「藝術就是生活」的經營概念,顛覆一般人對空間、藝術的認知。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