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社會夢想家 長期系列專題採訪》家管:邱昭潁 夢想需在家庭中溫暖傳遞


家管:邱昭潁  夢想需在家庭中溫暖傳遞


採訪/李明容 撰文/李明容
邱昭穎小姐與其和樂融融的家人




        30歲的邱昭穎是一位家庭主婦。  她從小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從小就覺得自己喜歡小孩,後來念幼保科、社工等都與此興趣有關。昭穎跟我們分享他有過如連續劇般的戀愛經驗(不過因不是報導重點,無法寫出,在此項讀者致歉),但終於在二十五歲與現在在麥寮六輕廠工作的先生順利結婚。
     
作為一個家庭主婦,昭穎最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教育,所面的最現實的則是理家的問題。經濟來源只能依靠先生。昭穎先生收入四萬餘,要養活一家四口,經濟相對拮据。「我公公常常給我暗示,說一個人工作錢可能剛剛好,兩個人工作才有生活品質。但我覺得,只要先生能接受,我想花時間陪孩子。」
為什麼?
        事實上,每月要繳年輕時的卡債、房租、保險、各種分期付款款項花掉近三萬,剩下的才是食物和生活費。生活算是拮据但,但昭穎說:「生活還算有品質。」她怎麼辦到的? 休閒生活方面:「我不覺得需要給小孩補習學才藝」,這些可以等小孩長大有興趣學再說;至於假日,「我實在不懂台北人為什麼要去babyboss這類的遊戲場所,我跟我兒子假日最大的樂趣就是,『走,我們去公園探險』。」她說,「高雄真的是公園天堂」,以前住過雲林,但實在住不下去。「附近只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公園,而且安全措施也不適合小朋友。」
       經濟拮据讓她唯一不滿的是房子。由於注重小孩教育,想有別於傳統保守的家庭教養觀,她並不想被更年長長輩破壞其教育理念,所以無法與婆婆或娘家同住,但「高雄蓋好多豪宅,但我都買不起。我好生氣。難道豪宅蓋起來是要給台 北人下來養老的嗎?為什麼政府不能讓建商蓋一些年輕人買得起的房子?」因為公公收入還算不錯,打算換房子把舊房子留給他們,才解決他們目前居住的問題。不然,她說之前都覺得,「不知道家在哪裡。」

        現在很多年輕家庭是雙薪家庭,然後把小孩留給父母帶。昭穎在訪談中一直提到與父母親教養的差異問題,堅持要親手帶孩子。「我所有的反叛其實來自於我想反叛我的父母親。」父母親對她很多日積月累的小事的拒絕,讓她碰到很多人生問題也無法與自己家人坐下來好好談,「我唯一一次跟我爸談心事是我跟第一任男友分手時哭了一個禮拜,因為一直哭,我爸才來安慰我。」她說他希望不要將這樣的家庭氛圍與親子關係複製到她自己的小孩身上。「我希望我不要有太多對孩子的限制,我希望我孩子是可以親子坐下來溝通的,然後我跟我先生是可以溝通可以說的。小孩與爸爸媽媽感情好,這樣以後他出去碰到什麼事情,他會想到我們。」

她如何做到?
昭穎非常積極上 課,人本父母班、社區、公司演講,有空她都參加。她說,她非常不喜歡上一代只用「糖果、餅乾、電視帶小孩」。她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許是觀念、或許是體力,其實往往並無法完善的帶好小孩。「譬如陪小孩玩個拼圖,長輩也往往無法做到。我有時候有事讓長輩幫我故一下小孩,我拼圖都都買好了,但長輩通常就把拼圖給小孩,自己看電視,小孩看你也不是很有興趣理他,很快就對拼圖喪失趣味。如果是我們,就把電視關掉,陪他拼。其實陪小孩不用很大的學問,但你就得花時間跟他互動,譬如問他,你看這邊是不是比較長,比較尖之類的。」
所以他除非有事需要外出,不把小孩交給外公外婆或爺爺奶奶。

問及二十年後她的夢想?她說她非常期許自己即使到晚年也可以是一個跟上時代腳步的媽媽、奶奶和婆婆。






(本篇感謝李曉暉女士一同陪伴受訪)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