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行南專欄》「南北有差嗎?」 一個市民社會的觀點

文/潘信榮

前言:筆者以居住過的北中南三大城市為例,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眼中的南北差異。




        Max Weber曾說,城市的共同體與市民身份僅於西方存在,在東方城市中並未見到,或還在萌芽階段。意即,我們的城市特徵是沒有市民的城市(Cities without citizen)。當然,對東亞國家而言,須留意歐洲中心主義的論點,但市民的主體性,的確是台灣都市所需要關注之處。

        都市之所以成為「沒有市民的城市」是因為,台灣過去特殊的歷史與政治脈絡,導致「中央太大,地方太小」的問題。中央政府父權統治邏輯下,市民的參與是被犧牲的。從日治時期的殖民城市、國民黨遷台的權威城市,到經濟起飛後的金權城市,台灣城市的主體不論南北,都在政府、地方派系、財團之間流轉,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雖然隨著社會變遷,市民社會也逐漸發展。但南北城市的市民社會卻仍存在一些差異。例如,台北因都市開發所造成的各種議題,從早期14、15號公園拆遷、樂生院、「台北好好看」的假公園、大巨蛋,與光華、紹興等老舊社區的都更案,這些都市運動的發酵,都是透過學生、居民、學者的聲音與行動所展開。反觀台中與高雄,則安靜許多,鮮少聽聞這類的抗議。但,這是因為中南部的政府做的比較好嗎?

        以台中近日新的百貨公司開張為例,購物人潮造成中港路交通更紊亂,此時民怨才湧出,抱怨交通局管理失當。但,當時為何無人提出交通影響評估報告作質疑?而當時的台中市民、學生、教師們在得知中港路要興建新的百貨公司時又為何沒有行動呢?如今台中市府更打算花80億元興建「台灣塔」,卻幾乎聽不見任何專業論述與分析,只有少數地方民代的政治語言。莫非又要等到落成後新的問題浮現,才會出現反彈聲浪?

        再往南至高雄,從打狗驛保存、五金街(公園路)、紅毛港、大林埔拆遷、義大世界開發等等;其實議題並不比台北少,但卻因動員力量不足,只引發少數人關注。

        一個都市要自主,除了市民本身之外,仍需成熟的公共領域。公共領域是指公民們可以自由言論與參與公共事務的空間,不斷地由許多與市民生活相關的議題形成,此空間可被理解為市民社會的實踐。近年來各地方政府與社區強調的在地性、草根力量,若沒有藉著成熟的公共領域,便可能落入地方派系或意識形態的鬥爭;打著地方發展的口號,行權力鬥爭之實。

        我認為一個都市公共領域的成熟與否,與該地的大學有很大的關係。大學應是城市的公共領域,知識交流的平台,社區與城市即是實踐的場所。例如台北環繞於大學周遭的溫羅汀、康青龍巷弄裡的咖啡店、書店,或是高雄的豆皮、新濱碼頭等,就像早期自由主義在紫藤蘆萌芽一樣,是城市進步的基地。而這樣的公共領域,正是因為學校師生與市民才可能產生,否則咖啡館不過是朋友們閒話家常的場所罷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