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綠色和平希望號 世界巡港高雄站(Greenpeace ship docks in Kaohsiung Harbor, trying to promote local marine protection)


撰文/吳逸飛
審稿/黃奕涵


             每一艘綠色和平的大船都有彩虹在船艏

2012年4月7日,一艘極為特別的船緩緩靜聲劃破港口水面,上層建築全白、船身綠底,這是綠色和平組織所擁有最大的船艦:希望號(The Espernza)。綠色和平為何大費周章與台灣港務公司周旋,使旗下最大船隻得到入港許可,並且靠港開放全民參觀?據悉,綠色和平這次靠港,是為了提醒國人,台灣遠洋船隊在中西太平洋(太平洋靠亞州區域)破壞生態的濫捕行為。

在太平洋所有的1000噸級遠洋漁船中,台灣的漁業公司擁有其中33艘,數量排名是區域內第三,僅次歐盟、美國。加上其他噸位的各級鮪魚船台灣擁有2200艘,為世界首位。且台灣漁業產值430億新台幣當中90%即來自鮪魚。然而四種鮪魚當中已經有三種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CUN列入瀕危紅皮書。針對這樣的嚴峻漁情,綠色和平也提出三點訴求:一、袋狀公海全面關閉,設立海洋保育區;二、停止使用如人工集魚器等破壞性漁法;三、減少50%鮪魚捕撈量。

太平洋上有四個袋狀公海,顧名思義就是由各國專屬經濟海域或領海所包圍的公海,綠色和平主張關閉這些公海以試圖減少捕撈。然而根據漁業署的說法,2009年關閉1號、2號袋狀公海後捕撈量並沒有下滑,因為船隻會轉往其他國家的經濟海域捕魚,綠色和平的主張絲毫為沒有科學根據。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說:「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各區域要成立跨國性區域管理組織(如「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而根據會約,每年都會召開『科學委員會」,2009年至今已經減低30%的捕撈量。』對此綠色和平回應:「台灣在『中西太平洋漁業員會』是正式的會員國,不去思考如何自主管理,卻只是假借『科學』、『遵守國際規範』這種說辭,排除一切創新與積極維護漁業永續的提案。」

綠色和平同時主張禁止使用各種會造成混獲的漁法(連同目標魚種以外的海洋生物一網打盡)。如:人工集魚器,在海上的人工漂浮物,會使魚群聚集形成小型生態系,便於捕撈。

目前遠洋漁業如同沒有法律規範的競技場,因為少量的各國協定規範性不足,且難以查禁。目前的太平洋鮪魚資源如果要永續經營,至少要減撈50%以上,此舉必定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在太平洋範圍內達成漁業的近期利益與永續經營的確是相當嚴峻的課題。但可以確定的是,身為2030、2040年將成為社會中堅份子的大學生們,絕對不希望看到綠色和平所預言的慘況:2043年漁業資源枯竭!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